- 民间借贷中关于利息的10个实用问答
- 来源:民事审判参考 作者:李玉林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利息包括约定借期内利息和逾期利息,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借期(约定借期+逾期)。如图所示。
.jpg)
实际生活中,诸如当事人文化水平、法律知识等各种因素,致使借贷双方书写的借条很不规范,或者利息约定不明确,或者没约定借期内利息、逾期利息,或者约定的利息过高等等,从而当出借方要求借款方还款时发生争议,甚至诉至法院。本文旨在对民间借贷中有关的利息问题以问答形式并结合借条样例的方式予以逐一说明。
我国民间借贷的利息是如何规定的?超过最高利率标准如何处理?
答:我国民间借贷的利率以24%(即2分利)和36%(3分利)为线,将利率分为三个区域,司法保护区、自然债务区、无效区,构成民间借贷利息的“两线三区”。
1) 司法保护区:即年利率不超过24%的区域。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有权要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
2) 自然债务区:即年利率24%—36%的区域。在此区域内,借款人未支付利息的,则可以不用支付;但借款人支付利息后想要回来,是不可以的。简言之,利息没给的,则可以不给了;利息已经给的,要不回来了。
3) 无效区:即年利超过36%的区域。在此区域内,即便已经给付了,还是可以讨回来的。
律师提示:双方在协商利率时,要注意“两线三区”的法律后果。
问题1: 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借期内利息,出借人能否主张借期内利息?
借条样式1:现张三(借款人)因购买轿车资金不足,向李四(出借人)借到人民币20000.00元整(大写:贰万元)。还款期限2015年12月31日前。
答:不能。
律师提示:借款合同一定要约定利息。
问题2: 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借期内利息,也未约定逾期利息,出借人能否主张逾期利息?
借条样式2:现张三(借款人)因购买轿车资金不足,向李四(出借人)借到人民币20000.00元整(大写:贰万元)。还款期限2014年12月31日前。实际情况是,在2014年12月31日前,张三并未依约偿还借款。在2015年8月30日,张三才还清借款。那么李四是否可以主张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8月30日期间的逾期利息呢?
答:可以。
律师提示:借条中未约定借期内利息和逾期利息,借款人没按期还款时,出借人可以向借款人主张逾期利息的。
问题3: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借期内利息,出借人主张逾期利息,利率应按多少计算?
借条样式3:现张三(借款人)因购买轿车资金不足,向李四(出借人)借到人民币100000.00元整(大写:拾万元)。还款期限2014年12月31日前。实际情况是,在2014年12月31日前,张三并未依约偿还借款。在2015年8月30日,张三才还清借款。那么李四主张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8月30日期间的逾期利息,利率应按多少计算呢?
答:按照年利率不超过6%(即月利率不超过0.5%,也就是老百姓平常说的5厘利)计算逾期利息。所以李四可以主张的逾期利息为:100000(本金)×0.5%(月利率)×8(逾期期限)=4000元。
律师提示:借条中未约定借期内利息和逾期利息,借款人没按期还款时,出借人可以不超过年利率6%向借款人主张逾期利息的。
问题4: 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借期内利息,但约定了逾期利息,能否主张逾期利息?逾期利息应按多少计算?
借条样式4:现张三(借款人)因购买轿车资金不足,向李四(出借人)借到人民币100000.00元整(大写:拾万元)。还款期限2014年12月31日前。若张三不能按时还款,自2015年1月1日开始,张三应支付利息。
借条样式5:现张三(借款人)因购买轿车资金不足,向李四(出借人)借到人民币100000.00元整(大写:贰万元)。还款期限2014年12月31日前。若张三不能按时还款,自2015年1月1日开始,张三应按年利率24%支付利息。
实际情况是,在2014年12月31日前,张三并未依约偿还借款。在2015年8月30日,张三才还清借款。那么李四能否主张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8月30日期间的逾期利息?利率应按多少计算呢?
答:可以主张逾期利息。但要注意逾期利息约定是否明确、是否合法。如借条样式4中,属于双方对逾期利息约定不明,此时应按年利率不超过6%计算逾期利息。借条样式5中,双方约定逾期利率24%,不超过法定的利率标准,合法、有效,故此时应按年利率24%计算逾期利息。即,借条样式4与借条样式5中的逾期利率是不同的。概括地说,就是:
1) 未约定借期内利息+逾期利息约定不明确——>按年利率不超过6%计算逾期利息;
2) 未约定借期内利息+约定逾期利率不超过24%——>按约定逾期利率计算逾期利息;
故,借条样式4中的逾期利息为:100000(本金)×0.5%(月利率)×8(逾期期限)=4000元。借条样式5中的逾期利息为:100000(本金)×24%(年利率)÷12×8(逾期期限)=16000元。
律师提示:借条中未约定借期内利息,双方可约定年利率不超过24%的逾期利息。
问题5:借贷双方对借期内利息约定不明确,是否可以主张借期内的利息?应按多少计算?
借条样式6:现张三(借款人)因购买轿车资金不足,向李四(出借人)借到人民币100000.00元整(大写:拾万元)。张三应在2014年12月31日前一次性还本付息。
借条样式7:现北京天地人和房地产有限公司(借款人)因资金周转不足,向李四(出借人)借到人民币1000000.00元整(大写:壹佰万元)。北京天地人和房地产有限公司应在2014年12月31日前一次性还本付息。
答:双方对借期内利息约定不明确,借期内的利息应根据借贷主体来确定。如果借贷主体是自然人之间,则视为无息借贷。如果借贷主体有一方不是自然人,则视为有息借贷。利息要综合考虑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
因此,借条样式6中,应视为无息借贷。借条样式7中,视为有息借贷。
律师提示:自然人之间借贷,没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的,视为无息借贷。除自然人之外的借贷,无论是否约定利息,均可视为有息借贷。
问题6: 借贷双方对借期内利息约定不明确,是否可以主张逾期利息?
借条样式8:现张三(借款人)因购买轿车资金不足,向李四(出借人)借到人民币100000.00元整(大写:拾万元)。张三应在2014年12月31日前一次性还本付息。实际情况是,在2014年12月31日前,张三并未依约偿还借款。在2015年8月30日,张三才还清借款。那么李四能否主张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8月30日期间的逾期利息?利率应按多少计算呢?
借条样式9:现北京天地人和房地产有限公司(借款人)因资金周转不足,向李四(出借人)借到人民币1000000.00元整(大写:壹佰万元)。北京天地人和房地产有限公司应在2014年12月31日前一次性还本付息。实际情况是,在2014年12月31日前,北京天地人和房地产有限公司并未依约偿还借款。在2015年8月30日,北京天地人和房地产有限公司才还清借款。那么李四能否主张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8月30日期间的逾期利息?利率应按多少计算呢?
答:可以主张逾期利息。借条样式8中,因张三和李四对约定借期内的利率约定不明确,视为无息借贷。故,其逾期利息可参照问题4主张。借条样式9中,北京天地人和房地产有限公司与李四对借期内利率约定明确,但因属于非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应视为有息借贷。故,逾期利息应按最终确定的约定借期内的利率计算。
律师提示:借条对借期内利息约定不明确,主张逾期利息时要根据借贷主体确定。
问题7:借条中同时约定逾期利率、违约金、律师费或者其他费用,如何处理?
答:同时约定逾期利率、违约金、律师费或其他费用的,出借人既可以选择性主张,也可同时主张,但总计不得超过年利率24%。
问题8: 双方没约定利息,借款人支付利息后反悔,如何处理?
答:双方没有约定利息但借款人自愿支付,又要求出借人返还的,除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情形外,法院不予支持。
问题9: 双方约定年利率高于36%,借款人支付利息后反悔,如何处理?
答:年利率高于36%的部分,属于无效,借款人可以要求返还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
- 相关内容
- ·民间借贷案件中仅有转账凭证情形下裁判思路辨析
- ·最高法执行局:重点解读“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
- ·民间借贷中,借条中“今借到”是否等同“已收到”?
- ·名为股权投资实为民间借贷 本网律师使被告减少支付71%
- ·借条载明了还款日期与逾期利息 诉讼时效如何确定
- ·民间借贷利息计算应以借期内外还款区分上限利率
- ·民间借贷超限利息返还请求权的性质及处理思路
- ·对民间借贷服务费的审查与处理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通知
- ·提供借款后立即要求支付利息属于变相预先扣除利息
- ·未履行公证债权文书的应计算并执行迟延履行期间加倍部分的债务利息
- ·审判实践中民间借贷纠纷责任主体界定问题探究
- ·超法定标准利息法律效力的确认
- ·实际借款人不能认定为民间借贷关系中的债务人
- ·被告对利息产生质疑的举证责任辨析
- ·民间借贷纠纷中如何判定“孤证”的证明力
- ·有欠条不必然成立民间借贷关系
- ·出借前预支的利息应从本金中扣除
- ·只有转账凭证能否判定为民间借贷
- ·民间借贷:区别“表象不明”与“实质不明”
- ·民间借贷利息:约定不规范≠约定不明确
- ·关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探析
- ·收到借款后立即支付利息与预先扣除利息不同
- ·民间借贷法律关系中利息裁判标准辨析
- ·未约定付款时间的货款以出具欠条之日起算逾期利息
- ·仅有金融机构转账凭证能否认定民间借贷关系
- ·民间借贷大额现金交付的举证责任及认定
- ·民间借贷案件应加强对证据的审查力度
- ·民间借贷规定第23条第1款之商榷
- ·民事审判中利息给付问题浅析
- ·民间借贷纠纷中虚假陈述的认定及责任承担
- ·民间借贷乱象纷呈 四大抓手防止赖账
- ·民间借贷纠纷中出借人主张大额现金交付的认定
- ·围式模型构建:民间借贷案件事实认定规则新探
-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 ·民间借贷纠纷地域管辖的演变及其追问
- ·对网络转账引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思考
- ·“利息约定不明”与“利率发生争议”的区别
- ·浅析当前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特点及建议
- ·最高法院公报判例中9条民间借贷裁判规则
- ·最高法院:民间借贷纠纷29个常见疑难问题裁判指引
- ·借款时扣除利息本金应如何认定
- ·以房屋买卖合同为民间借贷担保纠纷的裁判思路
- ·民间借贷中关于利息的10个实用问答
- ·严格审查民间借贷关系准确识别恶意诉讼
- ·基于民间借贷的房屋买卖合同效力问题
- ·最高法院:民间借贷纠纷49个常见疑难问题裁判指引
-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几个新问题及原因
- ·网络聊天记录在民间借贷案件中的证据效力
- ·民事执行中迟延履行利息问题的探讨
- ·民间借贷涉嫌犯罪法律实务
- ·民间借贷案件中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的处理
- ·深度解读《民间借贷司法解释》七大问题
- ·民间借贷多个保证人保证期间的确定
- ·违约金、滞纳金及利息损失在实务中的区别与应用
- ·名为房屋买卖实为民间借贷的司法认定
- ·预扣利息类借贷纠纷中本金的认定与处理
- ·借条未注明利率是否应支付利息
- ·民间借贷:证明的盖然性标准
- ·民间借贷 5 个典型案例
-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六大变化
- ·民间借贷纠纷中,如何证明出借人已履行合同?
- ·知晓民间借贷规则 把控民间资金融通
- ·民间借贷本息计算的争议及解决
- ·关于认真学习贯彻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 ·民间借贷:高利回报暗藏法律风险
- ·仅有借条的民间借贷案件,借条的证据效力如何把握?
- ·民间借贷新司法解释实施后“尚未审结”案件仍按“四倍利率”判决
- ·互联网时代民间借贷纠纷有点“叛逆”
- ·对民间借贷规定第16条和第17条的理解
- ·关于在民间借贷案中出借人能否成为代为履行人问题的探析
- ·从民间借贷新司解看审理思路新变化
- ·关于民间借贷利率24%和36%的法理基础和历史依据
- ·最高法院就审理民间借贷案件司法解释答记者问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审理民间借贷案件司法解释
-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 ·民间借贷中罪与非罪的判断与处理
- ·约定利息的借款逾期未还 逾期利息如何计算
- ·民间借贷若干实务问题的司法观点
- ·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之合理界定
——兼议民间借贷案件的防化 - ·最高法院:逾期借款利息裁判规则10条
- ·网络聊天记录在民间借贷案件中的证据效力认定
- ·民间借贷面面观
- ·谈谈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 ·民间借贷纠纷中举证责任转换规则
- ·民间借贷中“转条”行为的性质认定
- ·民间借贷纠纷应审查是否存在真实给付
- ·民间借贷中罪与非罪的判断与处理
- ·应依民间借贷合同性质确定履行地
- ·建设工程领域民间借贷纠纷的责任认定
- ·民间借贷纠纷中保证责任的认定
- ·如何确定民间借贷合同的履行地
- ·从本案看法院对已支付超四倍利息的处理
- · 民间借贷纠纷新动向唤立法规制 虚假诉讼增多
- ·最高法院解读执行程序中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司法解释答记者问
- ·关于执行程序中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 过期限担保的民间借贷中保证责任应否免除
- ·未约定还款期限 借款利息是否会过诉讼时效
- ·以一则案例谈民间借贷案件审理的思路与对策
- ·买卖合同案件中买受人出具欠条利息如何起算
- ·如何确定该案中利息损失的起算点
- ·本案是合伙炒股还是民间借贷纠纷
- ·审理民间借贷应贯彻书证效力大于证人证言原则
- ·民间借贷中约定的“滞纳金”应否支持
- ·欠款纠纷中的利息诉求能否支持
- ·该案借款违约金及利息能否同时获得支持
- ·民间借贷中的“欠款条”应如何认定
- ·“利息转入本金计付”的效力认定
-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几个相关问题的认定
- ·债务人不支付到期银行借贷利息是否构成预期违约
- ·民间借贷能否计算复利
- ·民间借贷中的房产抵押如何认定
- ·迟延履行利息计算基数的确定
- ·一次利息算在二次本金中的借款是否属复利
- ·法院能否受理对工程款利息提起的诉讼
- ·民间借贷纠纷中基础法律关系的证明责任
- ·处理民间借贷纠纷应破除“身份主义”和“公章崇拜论”
- ·关于债务案件迟延履行利息的计算问题
- ·民间借贷中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
- ·民间借贷中能否同时主张利息和违约金
- ·民间借贷案虚假诉讼的法律应对
- ·他项权利未登记的利息等费用有无优先受偿权
- ·经适房购房资格被取消 想要回购房款利息被驳
- ·未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能否主张利息损失
- ·民间借贷约定利息过高法律不保护
- ·浅析民间借贷案件中借条与欠条的区别
- ·民间借贷“预先扣息”行为的认定与处理
- ·诉讼时效未中断 本金利息判全还
-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审理若干问题研究
- ·民间借贷案非法目的的审查
- ·加倍支付迟延履行利息的适用范围
- ·该行为是否形成民间借贷
- ·利息损失没超出定金收益应双倍返还定金
- ·民间借贷纠纷裁判依据的规范化构建
- ·债务利息、违约金等能否作为迟延履行的基数
- ·民间借贷案件中利率约定条款的效力
- ·民间借贷纠纷审理中的几个疑难问题
- ·担保公司高息放贷 诉讨利息未获支持
- ·谈民间借贷中逾期还款利息应如何确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通知
- ·借条在民间借贷中的效力认定
- ·民间借贷中利用法院裁判实现非法利益的规制
- ·民间借贷中有重大瑕疵的证据如何审查
- ·民间借贷规制的重点及立法建议
- ·从本案看民间借贷关系的认定
- ·民间借贷纠纷中借条、欠条与收条之间的辨析
- ·工程款垫资与利息保护规则(二)
- ·最高人民法院发出通知要求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 ·最高法院解读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通知答记者问
- ·工程款垫资与利息保护规则(一)
- ·狂飙的民间借贷如何软着陆
- ·民间借贷——急需法律缰绳的野马
- ·如何让民间借贷走上阳光路:宜“疏”不宜“堵”
- ·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免征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 ·非正常民间借贷高位运行 民间借贷案缺席判决突出"金融化"隐现
- ·浅析当前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特点及审理对策
- ·法官解读:债务利息计算中同期同档的理解与适用
- ·民间借贷:自利与法律的冲突
- ·民间借贷纠纷案中盖然性判断的运用
- ·民间借贷中的“罪与罚”
- ·民间借贷纠纷
- ·民间借贷纠纷法律问题分析
- ·民间借贷案件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 ·民间借贷一体两面:情谊与规则
- ·无息借贷到期不还 逾期利息理应支付
- ·民间借贷纠纷中“特殊欠条”的认定
- ·审理民间借贷案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浅析当前民间借贷案件的特点及对策
- ·销售员无证代签保险合同 调解后公司退还保费利息
- ·关于境外分行取得来源于境内利息所得扣缴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 ·关于在执行工作中如何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问题的批复
- ·“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之法律适用
- ·关于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个人账户存款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的通知
- ·关于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垫资和垫资利息若干问题
- ·建筑工程非法转包以审计确认的造价结算,垫资利息从起诉之日起算
- ·拖欠工程款利息时间应从建设工程交付之日起算
- ·关于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
- ·关于企业投资者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
- ·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 ·执行中迟延履行债务利息之计算
-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民间借贷及其法律思考
- ·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计算
- ·高利贷的合法化生存——民间借贷纠纷调查
- ·浅议民间借贷案件中利息争议的认定与处理标准
- ·民间借贷本金和逾期还款责任范围之确定
- ·民间借贷中约定的违约金应如何处理
- ·本案不宜直接支持逾期利息
- ·民间借贷中违约金条款的效力
- ·本案借款利息应如何计算——兼评现行立法关于复利的规定
- ·民间借贷利息约定的解释
- ·关于因法院错判导致债权利息损失扩大保证人应否承担责任问题的批复
- ·央行松绑民间借贷:年息超21.24%将不叫非法
- ·民间借贷法律松绑引发四大疑问 专家:不是人人都能成放贷人
- ·民间借贷立法或将分流业务
- ·恢复灾区商业网点贷款利息补贴政策出台
- ·法官剖析民间借贷纠纷加剧缘由
- ·小额贷款公司登记管理办法出台 民间借贷机构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