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网络转账引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思考
- 来源:中国法院网华县法院 作者:张勇平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在日常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多的经济交易通过网络转账方式完成,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同时也容易产生一系列经济纠纷。一旦因网络转账等支付方式引起了债权债务关系纠纷,取证往往比较困难,交易记录难以保存,双方真实身份信息难以确定,特别是与普通民间借贷纠纷相比,缺少了最为重要的被告书写的书面借条,这样对原告在诉讼过程中极为不利。如何在网络交易中避免风险,对该类纠纷在审判实务中如何解决,值得我们的思考。近日,本院顺利审结了一起通过网络转账方式引起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该案中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所有借贷行为均通过网络完成,在本案的审理过程中,笔者从审判实务方面梳理出了几个案件难点做以浅析。
一、此类案件审理中的难点
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网络中的所有信息具有虚拟性质及不确定性,往往难以作为定案依据,通过网络转账方式出借的款项,如何确定借款人真实身份,如何确定法律关系,在没有书面借条作为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如何对网络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据的效力进行认定。
二、【基本案情】
原、被告系同学关系,被告原系深圳某能源有限公司经理。2015年6月1日,被告张某通过电话与原告联系,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向原告提出借款5万元,原告表示同意。被告遂向原告书写借条一张,内容为:“借条 本人:张某 身份证号61052119800904XXXX 于2015年6月1日借张某甲50000元现金,并在两个月之内还完(8月1日前),以此为证。户名:张某 账号:621799580000379XXXX 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借款人:张某 日期:2015.6.1”,并通过手机彩信以及网络聊天软件将该借条拍照后发送给原告。原告当天通过网络转款形式向被告银行账户内转账5万元,同年6月29日被告再次通过电话和原告联系并提出借款1万元,原告当天又通过网络转款形式向被告银行账户内转账1万元。借款到期后,原告通过电话及网络聊天软件多次向被告催要借款未果,2015年9月8日被告张某离开原工作单位后至今下落不明,现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张某归还借款本金6万元。
三、【裁判要点】
本院认为,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被告张某提出向原告张某甲借款,并将书写的借条拍照后通过网络传递给原告,原告通过网上电子汇款的形式两次向被告支付了6万元借款,原告提交的借条影印件、网络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可以相互印证,足以证实原、被告双方之间借贷关系成立,本院依法予以确认。被告未按期向原告归还借款,显属违约,故对原告要求被告归还借款的请求,依法应予支持。被告未到庭参加诉讼,视为放弃了自己的诉讼权利。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判决被告张某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原告张某甲归还借款60000元。
四、【评析】
首先,网络虚拟聊天软件中,用户名称可以随意更改,具有不确定性,如何确定网络中的借款人就是案件中的被告。本案中,原告向本院提供了较为充分的证据:有被告身份证号码、被告手机号码,与被告的通话记录、被告支付宝账户的实名认证、被告银行卡卡号、被告聊天软件注册的个人信息等;通过本院对上述证据进行了认真核实后,前往被告家中送达了相关诉讼文书,并与被告家人进行了询问谈话,后被告未到庭应诉,亦未委托代理人出庭或提交书面答辩意见,综上,本院可以认定网络中的借款人就是本案被告。
其次,网络中发生的借款能否按普通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法律关系对待。法律对民间借贷的定义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本案中,原、被告借款行为虽然发生在网络中,借款方式虽然为网络转账,但原、被告双方真实身份仍然为自然人,且借款资金已通过网络转入被告本人现实中的银行卡内,同时法律并未排斥网络中发生的借款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条明确规定,以银行转账、网上电子汇款或通过网络贷款平台等形式支付的,自资金到达借款人账户时,借款合同生效。故本案中原、被告之间网络借款的行为实质上仍然是一种民间借贷纠纷的法律关系。
最后,由于被告是通过网络形式向原告借款,原告无法向法院提供原始书面借据,在此情况下对原、被告之间借贷关系是否真实发生如何去认定。经法院核实,被告在借款发生前与原告有较为频繁的通话记录,原告通过网络支付宝转账形式向被告提供借款,支付宝公司出具了被告银行卡账号与支付宝账户绑定凭证、转账凭证及到账凭证等证明,在网络聊天记录中亦出现了被告要求借款后钱已经收到以及借款到期后原告催要还款等相关文字信息,同时结合原告提交的被告书写的借条影印件、交易记录等证据,本院认为上述证据均能相互印证,可以证实原、被告双方之间借贷关系的成立。故本院依法判令被告向原告归还借款60000元。
本案是一起较为典型的通过网络聊天、网络转账等方式形成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在今后的审判实务中,人民法院应主动适应并积极面对新形式下出现的此类网络借贷纠纷案件,不断提高法官自身专业水平,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相关证据要进行仔细的核实,围绕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认真的审查,同时应结合双方当事人的身份情况、经济状况、借款合意、借款用途、交易习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并准确予以认定,从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 相关内容
- ·民间借贷案件中仅有转账凭证情形下裁判思路辨析
- ·民间借贷中,借条中“今借到”是否等同“已收到”?
- ·名为股权投资实为民间借贷 本网律师使被告减少支付71%
- ·民间借贷利息计算应以借期内外还款区分上限利率
- ·民间借贷超限利息返还请求权的性质及处理思路
- ·对民间借贷服务费的审查与处理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通知
- ·审判实践中民间借贷纠纷责任主体界定问题探究
- ·实际借款人不能认定为民间借贷关系中的债务人
- ·民间借贷纠纷中如何判定“孤证”的证明力
- ·有欠条不必然成立民间借贷关系
- ·只有转账凭证能否判定为民间借贷
- ·民间借贷:区别“表象不明”与“实质不明”
- ·民间借贷利息:约定不规范≠约定不明确
- ·关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探析
- ·民间借贷法律关系中利息裁判标准辨析
- ·仅有金融机构转账凭证能否认定民间借贷关系
- ·民间借贷大额现金交付的举证责任及认定
- ·民间借贷案件应加强对证据的审查力度
- ·民间借贷规定第23条第1款之商榷
- ·民间借贷纠纷中虚假陈述的认定及责任承担
- ·民间借贷乱象纷呈 四大抓手防止赖账
- ·民间借贷纠纷中出借人主张大额现金交付的认定
- ·围式模型构建:民间借贷案件事实认定规则新探
-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 ·民间借贷纠纷地域管辖的演变及其追问
- ·对网络转账引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思考
- ·浅析当前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特点及建议
- ·最高法院公报判例中9条民间借贷裁判规则
- ·最高法院:民间借贷纠纷29个常见疑难问题裁判指引
- ·以房屋买卖合同为民间借贷担保纠纷的裁判思路
- ·民间借贷中关于利息的10个实用问答
- ·严格审查民间借贷关系准确识别恶意诉讼
- ·基于民间借贷的房屋买卖合同效力问题
- ·最高法院:民间借贷纠纷49个常见疑难问题裁判指引
-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几个新问题及原因
- ·网络聊天记录在民间借贷案件中的证据效力
- ·民间借贷涉嫌犯罪法律实务
- ·民间借贷案件中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的处理
- ·深度解读《民间借贷司法解释》七大问题
- ·民间借贷多个保证人保证期间的确定
- ·名为房屋买卖实为民间借贷的司法认定
- ·民间借贷:证明的盖然性标准
- ·民间借贷 5 个典型案例
-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六大变化
- ·民间借贷纠纷中,如何证明出借人已履行合同?
- ·知晓民间借贷规则 把控民间资金融通
- ·民间借贷本息计算的争议及解决
- ·关于认真学习贯彻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 ·民间借贷:高利回报暗藏法律风险
- ·仅有借条的民间借贷案件,借条的证据效力如何把握?
- ·民间借贷新司法解释实施后“尚未审结”案件仍按“四倍利率”判决
- ·互联网时代民间借贷纠纷有点“叛逆”
- ·对民间借贷规定第16条和第17条的理解
- ·关于在民间借贷案中出借人能否成为代为履行人问题的探析
- ·从民间借贷新司解看审理思路新变化
- ·关于民间借贷利率24%和36%的法理基础和历史依据
- ·最高法院就审理民间借贷案件司法解释答记者问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审理民间借贷案件司法解释
-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 ·民间借贷中罪与非罪的判断与处理
- ·民间借贷若干实务问题的司法观点
- ·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之合理界定
——兼议民间借贷案件的防化 - ·网络聊天记录在民间借贷案件中的证据效力认定
- ·民间借贷面面观
- ·谈谈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 ·民间借贷纠纷中举证责任转换规则
- ·民间借贷中“转条”行为的性质认定
- ·民间借贷纠纷应审查是否存在真实给付
- ·民间借贷中罪与非罪的判断与处理
- ·应依民间借贷合同性质确定履行地
- ·建设工程领域民间借贷纠纷的责任认定
- ·民间借贷纠纷中保证责任的认定
- ·如何确定民间借贷合同的履行地
- · 民间借贷纠纷新动向唤立法规制 虚假诉讼增多
- · 过期限担保的民间借贷中保证责任应否免除
- ·以一则案例谈民间借贷案件审理的思路与对策
- ·本案是合伙炒股还是民间借贷纠纷
- ·审理民间借贷应贯彻书证效力大于证人证言原则
- ·民间借贷中约定的“滞纳金”应否支持
- ·民间借贷中的“欠款条”应如何认定
-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几个相关问题的认定
- ·民间借贷能否计算复利
- ·民间借贷中的房产抵押如何认定
- ·民间借贷纠纷中基础法律关系的证明责任
- ·处理民间借贷纠纷应破除“身份主义”和“公章崇拜论”
- ·民间借贷中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
- ·民间借贷中能否同时主张利息和违约金
- ·民间借贷案虚假诉讼的法律应对
- ·民间借贷约定利息过高法律不保护
- ·浅析民间借贷案件中借条与欠条的区别
- ·民间借贷“预先扣息”行为的认定与处理
-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审理若干问题研究
- ·民间借贷案非法目的的审查
- ·该行为是否形成民间借贷
- ·民间借贷纠纷裁判依据的规范化构建
- ·民间借贷案件中利率约定条款的效力
- ·民间借贷纠纷审理中的几个疑难问题
- ·谈民间借贷中逾期还款利息应如何确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通知
- ·借条在民间借贷中的效力认定
- ·民间借贷中利用法院裁判实现非法利益的规制
- ·民间借贷中有重大瑕疵的证据如何审查
- ·民间借贷规制的重点及立法建议
- ·从本案看民间借贷关系的认定
- ·民间借贷纠纷中借条、欠条与收条之间的辨析
- ·最高人民法院发出通知要求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 ·最高法院解读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通知答记者问
- ·狂飙的民间借贷如何软着陆
- ·民间借贷——急需法律缰绳的野马
- ·如何让民间借贷走上阳光路:宜“疏”不宜“堵”
- ·非正常民间借贷高位运行 民间借贷案缺席判决突出"金融化"隐现
- ·浅析当前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特点及审理对策
- ·民间借贷:自利与法律的冲突
- ·民间借贷纠纷案中盖然性判断的运用
- ·民间借贷中的“罪与罚”
- ·民间借贷纠纷
- ·民间借贷纠纷法律问题分析
- ·民间借贷案件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 ·民间借贷一体两面:情谊与规则
- ·民间借贷纠纷中“特殊欠条”的认定
- ·审理民间借贷案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浅析当前民间借贷案件的特点及对策
-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民间借贷及其法律思考
- ·高利贷的合法化生存——民间借贷纠纷调查
- ·浅议民间借贷案件中利息争议的认定与处理标准
- ·民间借贷本金和逾期还款责任范围之确定
- ·民间借贷中约定的违约金应如何处理
- ·民间借贷中违约金条款的效力
- ·民间借贷利息约定的解释
- ·央行松绑民间借贷:年息超21.24%将不叫非法
- ·民间借贷法律松绑引发四大疑问 专家:不是人人都能成放贷人
- ·民间借贷立法或将分流业务
- ·法官剖析民间借贷纠纷加剧缘由
- ·小额贷款公司登记管理办法出台 民间借贷机构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