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民间借贷中逾期还款利息应如何确定
- 来源:中国法院网 作者:欧阳志桂
【案情】
原告黄某与被告叶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被告于2010年9月向原告借款42000元用于经营,并约定月息2分以及4个月的还款期。还款期限届满,被告未按期归还借款及利息。原告遂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一、归还借款本金4.2万元;二、利息从借款之日计算至起诉日,按月息2分,共计10800(扣除已归还的4000元)。经开庭审理,明确双方争议的焦点是,逾期利息是按原约定利率还是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
【分歧】
对于原被告争议的焦点,产生以下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观点认为,逾期利息应按原约定利率计算。民事活动应遵循诚信原则,如未按照约定期限归还借款的情况下,只要支付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利息,不利于惩罚违约当事人。
第二种观点认为,逾期利息应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民事活动还应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仅对借款期限内的利息进行了约定,逾期部分双方并未有过协商,也无法进行意思推定。
【评析】
同意第二种观点的同志,主要理由是:双方未约定逾期利息,则不能推定双方的约定利率,应视为无息。支持逾期利息的主张是对违约者的责罚,应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利息,该罚责过高则是对现阶段民间有息借贷蚕食实体经济创造的价值起到了推进作用。
笔者则认为第一种观点更为合理:
首先,支持逾期利息不是对违约者的责罚。物的法宣孳息与对违约者的责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明显的区别。民法上所说的物,或者说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物,是指现实存在的、能够被民事主体所指配、利用,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可以构成人们财产一部分的物质财富。货币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种类物,因民事法律关系的存在而产生的收益称为法定孳息。孳息的所有权归原物所有人享有。如理解为罚责,则属违约金性质,违约金则是指合同当事人对自己违犯合同义务所引起的法律后果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的金额。前者是因民事法律关系的存在而产生的收益,而后者则是因违犯合同义务产生的法律后果。黄某要求叶某偿还过期借贷的利息而并不是追究叶某违约责任;
其二是黄某与叶某约定的是定期有息借贷,对于“有息”双方在约定时意思表示一致,由于叶某的过错,在双方没有新的意思表示的前提下,将“有息”转化为“无息”没有法律依据,将逾期利息标准定为银行同类贷款利率更无法律依据,故不能视为不约定逾期利息则为无息,也不能将逾期利息由法官私自定为银行贷款利率;
其三是黄某与叶某是因借贷关系而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借贷到期后,没有发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如前所述叶某不偿还债务,原债权债务关系依然存在,不能够产生新的债权债务关系。不还款就视为要求延期还款,不要求变更约定的利息标准就是对原约定的默认。对原约定利息没有异议,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应受法律保护。
第四是黄某的利息诉请并未超出不超过银行贷款利率四倍的法律规定,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货币也会因为物价的上涨随时间流逝而降低使用效率,银根紧缩,贷款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如不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而降低合法范畴内的利息,无异于放纵违约者继续违约,以取得比守约更大的借款效益,故按原利息标准支持逾期利息是对债权人的合理保护。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支持逾期利息与对违约者的责罚两者性质不同,适用范围不同,不能随意使用,继续按约定利息标准计息有利于保护无过错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诚信。债务人不偿还定期有息借款应继续偿还约定利息。
-
上一篇:审理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闲置土地处置办法
- 相关内容
- ·民间借贷案件中仅有转账凭证情形下裁判思路辨析
- ·最高法执行局:重点解读“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
- ·民间借贷中,借条中“今借到”是否等同“已收到”?
- ·名为股权投资实为民间借贷 本网律师使被告减少支付71%
- ·借条载明了还款日期与逾期利息 诉讼时效如何确定
- ·民间借贷利息计算应以借期内外还款区分上限利率
- ·民间借贷超限利息返还请求权的性质及处理思路
- ·对民间借贷服务费的审查与处理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通知
- ·提供借款后立即要求支付利息属于变相预先扣除利息
- ·未履行公证债权文书的应计算并执行迟延履行期间加倍部分的债务利息
- ·审判实践中民间借贷纠纷责任主体界定问题探究
- ·超法定标准利息法律效力的确认
- ·实际借款人不能认定为民间借贷关系中的债务人
- ·被告对利息产生质疑的举证责任辨析
- ·民间借贷纠纷中如何判定“孤证”的证明力
- ·有欠条不必然成立民间借贷关系
- ·出借前预支的利息应从本金中扣除
- ·只有转账凭证能否判定为民间借贷
- ·民间借贷:区别“表象不明”与“实质不明”
- ·民间借贷利息:约定不规范≠约定不明确
- ·关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探析
- ·收到借款后立即支付利息与预先扣除利息不同
- ·民间借贷法律关系中利息裁判标准辨析
- ·未约定付款时间的货款以出具欠条之日起算逾期利息
- ·仅有金融机构转账凭证能否认定民间借贷关系
- ·民间借贷大额现金交付的举证责任及认定
- ·民间借贷案件应加强对证据的审查力度
- ·民间借贷规定第23条第1款之商榷
- ·民事审判中利息给付问题浅析
- ·民间借贷纠纷中虚假陈述的认定及责任承担
- ·民间借贷乱象纷呈 四大抓手防止赖账
- ·民间借贷纠纷中出借人主张大额现金交付的认定
- ·围式模型构建:民间借贷案件事实认定规则新探
-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 ·民间借贷纠纷地域管辖的演变及其追问
- ·对网络转账引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思考
- ·“利息约定不明”与“利率发生争议”的区别
- ·浅析当前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特点及建议
- ·最高法院公报判例中9条民间借贷裁判规则
- ·最高法院:民间借贷纠纷29个常见疑难问题裁判指引
- ·借款时扣除利息本金应如何认定
- ·以房屋买卖合同为民间借贷担保纠纷的裁判思路
- ·民间借贷中关于利息的10个实用问答
- ·严格审查民间借贷关系准确识别恶意诉讼
- ·基于民间借贷的房屋买卖合同效力问题
- ·最高法院:民间借贷纠纷49个常见疑难问题裁判指引
-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几个新问题及原因
- ·网络聊天记录在民间借贷案件中的证据效力
- ·民事执行中迟延履行利息问题的探讨
- ·民间借贷涉嫌犯罪法律实务
- ·民间借贷案件中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的处理
- ·深度解读《民间借贷司法解释》七大问题
- ·民间借贷多个保证人保证期间的确定
- ·违约金、滞纳金及利息损失在实务中的区别与应用
- ·名为房屋买卖实为民间借贷的司法认定
- ·预扣利息类借贷纠纷中本金的认定与处理
- ·借条未注明利率是否应支付利息
- ·民间借贷:证明的盖然性标准
- ·民间借贷 5 个典型案例
-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六大变化
- ·民间借贷纠纷中,如何证明出借人已履行合同?
- ·知晓民间借贷规则 把控民间资金融通
- ·民间借贷本息计算的争议及解决
- ·关于认真学习贯彻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 ·民间借贷:高利回报暗藏法律风险
- ·仅有借条的民间借贷案件,借条的证据效力如何把握?
- ·民间借贷新司法解释实施后“尚未审结”案件仍按“四倍利率”判决
- ·互联网时代民间借贷纠纷有点“叛逆”
- ·对民间借贷规定第16条和第17条的理解
- ·关于在民间借贷案中出借人能否成为代为履行人问题的探析
- ·从民间借贷新司解看审理思路新变化
- ·关于民间借贷利率24%和36%的法理基础和历史依据
- ·最高法院就审理民间借贷案件司法解释答记者问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审理民间借贷案件司法解释
-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 ·民间借贷中罪与非罪的判断与处理
- ·约定利息的借款逾期未还 逾期利息如何计算
- ·民间借贷若干实务问题的司法观点
- ·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之合理界定
——兼议民间借贷案件的防化 - ·最高法院:逾期借款利息裁判规则10条
- ·网络聊天记录在民间借贷案件中的证据效力认定
- ·民间借贷面面观
- ·谈谈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 ·民间借贷纠纷中举证责任转换规则
- ·民间借贷中“转条”行为的性质认定
- ·民间借贷纠纷应审查是否存在真实给付
- ·民间借贷中罪与非罪的判断与处理
- ·应依民间借贷合同性质确定履行地
- ·建设工程领域民间借贷纠纷的责任认定
- ·民间借贷纠纷中保证责任的认定
- ·如何确定民间借贷合同的履行地
- ·从本案看法院对已支付超四倍利息的处理
- · 民间借贷纠纷新动向唤立法规制 虚假诉讼增多
- ·最高法院解读执行程序中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司法解释答记者问
- ·关于执行程序中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 过期限担保的民间借贷中保证责任应否免除
- ·未约定还款期限 借款利息是否会过诉讼时效
- ·以一则案例谈民间借贷案件审理的思路与对策
- ·买卖合同案件中买受人出具欠条利息如何起算
- ·如何确定该案中利息损失的起算点
- ·本案是合伙炒股还是民间借贷纠纷
- ·审理民间借贷应贯彻书证效力大于证人证言原则
- ·民间借贷中约定的“滞纳金”应否支持
- ·欠款纠纷中的利息诉求能否支持
- ·该案借款违约金及利息能否同时获得支持
- ·民间借贷中的“欠款条”应如何认定
- ·“利息转入本金计付”的效力认定
-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几个相关问题的认定
- ·债务人不支付到期银行借贷利息是否构成预期违约
- ·民间借贷能否计算复利
- ·民间借贷中的房产抵押如何认定
- ·迟延履行利息计算基数的确定
- ·一次利息算在二次本金中的借款是否属复利
- ·法院能否受理对工程款利息提起的诉讼
- ·民间借贷纠纷中基础法律关系的证明责任
- ·处理民间借贷纠纷应破除“身份主义”和“公章崇拜论”
- ·关于债务案件迟延履行利息的计算问题
- ·民间借贷中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
- ·民间借贷中能否同时主张利息和违约金
- ·民间借贷案虚假诉讼的法律应对
- ·他项权利未登记的利息等费用有无优先受偿权
- ·经适房购房资格被取消 想要回购房款利息被驳
- ·未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能否主张利息损失
- ·民间借贷约定利息过高法律不保护
- ·浅析民间借贷案件中借条与欠条的区别
- ·民间借贷“预先扣息”行为的认定与处理
- ·诉讼时效未中断 本金利息判全还
-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审理若干问题研究
- ·民间借贷案非法目的的审查
- ·加倍支付迟延履行利息的适用范围
- ·该行为是否形成民间借贷
- ·利息损失没超出定金收益应双倍返还定金
- ·民间借贷纠纷裁判依据的规范化构建
- ·债务利息、违约金等能否作为迟延履行的基数
- ·民间借贷案件中利率约定条款的效力
- ·民间借贷纠纷审理中的几个疑难问题
- ·担保公司高息放贷 诉讨利息未获支持
- ·谈民间借贷中逾期还款利息应如何确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通知
- ·借条在民间借贷中的效力认定
- ·民间借贷中利用法院裁判实现非法利益的规制
- ·民间借贷中有重大瑕疵的证据如何审查
- ·民间借贷规制的重点及立法建议
- ·从本案看民间借贷关系的认定
- ·民间借贷纠纷中借条、欠条与收条之间的辨析
- ·工程款垫资与利息保护规则(二)
- ·最高人民法院发出通知要求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 ·最高法院解读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通知答记者问
- ·工程款垫资与利息保护规则(一)
- ·狂飙的民间借贷如何软着陆
- ·民间借贷——急需法律缰绳的野马
- ·如何让民间借贷走上阳光路:宜“疏”不宜“堵”
- ·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免征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 ·非正常民间借贷高位运行 民间借贷案缺席判决突出"金融化"隐现
- ·浅析当前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特点及审理对策
- ·法官解读:债务利息计算中同期同档的理解与适用
- ·民间借贷:自利与法律的冲突
- ·民间借贷纠纷案中盖然性判断的运用
- ·民间借贷中的“罪与罚”
- ·民间借贷纠纷
- ·民间借贷纠纷法律问题分析
- ·民间借贷案件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 ·民间借贷一体两面:情谊与规则
- ·无息借贷到期不还 逾期利息理应支付
- ·民间借贷纠纷中“特殊欠条”的认定
- ·审理民间借贷案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浅析当前民间借贷案件的特点及对策
- ·销售员无证代签保险合同 调解后公司退还保费利息
- ·关于境外分行取得来源于境内利息所得扣缴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 ·关于在执行工作中如何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问题的批复
- ·“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之法律适用
- ·关于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个人账户存款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的通知
- ·关于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垫资和垫资利息若干问题
- ·建筑工程非法转包以审计确认的造价结算,垫资利息从起诉之日起算
- ·拖欠工程款利息时间应从建设工程交付之日起算
- ·关于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
- ·关于企业投资者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
- ·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 ·执行中迟延履行债务利息之计算
-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民间借贷及其法律思考
- ·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计算
- ·高利贷的合法化生存——民间借贷纠纷调查
- ·浅议民间借贷案件中利息争议的认定与处理标准
- ·民间借贷本金和逾期还款责任范围之确定
- ·民间借贷中约定的违约金应如何处理
- ·本案不宜直接支持逾期利息
- ·民间借贷中违约金条款的效力
- ·本案借款利息应如何计算——兼评现行立法关于复利的规定
- ·民间借贷利息约定的解释
- ·关于因法院错判导致债权利息损失扩大保证人应否承担责任问题的批复
- ·央行松绑民间借贷:年息超21.24%将不叫非法
- ·民间借贷法律松绑引发四大疑问 专家:不是人人都能成放贷人
- ·民间借贷立法或将分流业务
- ·恢复灾区商业网点贷款利息补贴政策出台
- ·法官剖析民间借贷纠纷加剧缘由
- ·小额贷款公司登记管理办法出台 民间借贷机构浮出水面